地礦掠影
- 地礦掠影 >
地質隊員冒雨上山
十二月,天氣嚴寒,區(qū)調分公司礦勘所寧強冷家溝鉛鋅多金屬礦普查項目的地質工作人員克服礦區(qū)內山高水深、天寒地凍等重重困難,繼續(xù)奮戰(zhàn)在野外一線。
從今年三月份至今,區(qū)調分公司領導曾多次組織召開技術研討會并親臨野外指導工作,給予了項目極大的支持和高度的重視。礦勘所組織經驗豐富、理論水平過硬的郭洪祥、陳有倉、張社娃、王世平等老專家?guī)ьI一群不畏艱險、吃苦耐勞的年輕地質隊員爬山涉水、穿山越嶺開展找礦工作。在礦區(qū)地形條件復雜、海拔高差大的以白云巖為主的峭拔山系,不知讓地質隊員的衣服“上山濕透下山干”過多少次;濕滑艱險的山坡不知讓同志們滑倒過多少次,腳扭了、胳膊腿劃傷了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滿山帶刺的藤條也曾在那些帥氣的年輕隊員手上、臉上、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傷疤;可是他們從老前輩的表情和眼神中看到的是心疼、支持和鼓勵以及那種多少年積淀下來的地質精神,于是他們無所謂了,堅定了,毅然地繼續(xù)前行!
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經過大半年的艱苦工作他們完成了礦區(qū)1:5000地質圖草測5.3平方公里,1:1000勘探線剖面測量3條,探槽1000余方,鉆探進尺1000余米,各類化學樣300多件,標、薄、光片、小體重樣等共500多件。經野外觀察、探槽和鉆探淺、深部工程驗證、初步圈定鉛鋅礦(化)體一條,銅礦化體兩條,大致查明了礦(化)體的分布特征、規(guī)模、形態(tài)、品位變化情況,初步預測評價鉛鋅具有中小型礦潛力。在鉆孔內發(fā)現(xiàn)多條盲礦體,前景較為可觀。與此同時,在礦區(qū)內發(fā)現(xiàn)銀礦化體一條,磁鐵礦點一處及多條礦化蝕變帶。在地質填圖中對礦區(qū)區(qū)域地質和大地構造形成了新的認識。
因為礦區(qū)找礦前景較好,工作不斷有新的突破,守在一線的老同志和其他地質隊員爬陡坡鉆密林,抓緊每一天尋找礦產線索。時令進入冬季,野外工作小組已做好了頂風冒雪與嚴冬斗爭的準備,棉衣棉鞋棉被及各項安全措施都已到位,正滿懷信心、干勁十足地對已發(fā)現(xiàn)的礦(化)體、礦點進行地表追索和進一步的槽探、鉆探及研究工作,爭取能獲得更大的突破。